四大名著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
由红楼梦的研究生展而来的红学干现在研究的人越来越多,有研究曹雪芹家世的,也有研究红楼梦各种版本来源的,也有研究小说中的思想,时代背景的艺术怀的,反正是各个方面都有研究,甚至红楼梦中出现的中药,食谱都有人研究,那么红学到底分为哪些学派了,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红学学派
红学从狭义上来说就是研究曹学、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
红学从广义上来说就是研究狭义+小说研究(时代背景、思想、艺术、人物……)
由于传世版本多,欣赏角度与动机的不同,学者们对于红楼梦的作者与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大致可分为索隐派、考证派、阶级斗争论与文学批评派共4派。但是多数人认为可以分为三派:索隐派、自传派、文学派。
评论派
旧红学中的题咏派、评点派,新红学中的文学鉴赏派、百科全书派、狭义批评派,均可纳入广义评论派。评论派坚持文学本位,从艺术性、思想性、百科文化、社会生活、哲理感悟、情感体验等角度解读原著,研究《红楼梦》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人物形象、文化价值、写作方法等。
考证派
考证派是新红学第一大派,坚守史学本位,运用杜威实证主义方法,致力于考证曹雪芹家事、《红楼梦》版本和成书经过。
索隐派
索隐派是红学中的猜谜派、秘史派。以索隐、秘史本位否定文学、历史本位,透过字面,运用谐音、拆字、藏头、谜语、谶纬等文字游戏,用历史上或传闻中的人和事去附会《红楼梦》,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编造各种秘史。鲁迅评语:流言家看见宫闱秘史。
创作派
创作派,从事《红楼梦》相关文艺创作。
红学专家梁归智教授认为,红学研究有四派:
最早是王国维引入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西方的视角审视《红楼梦》所开创的文学评论派。
之后有蔡元培为代表,将《红楼梦》与清代历史事件挂上钩,是为索隐派。索隐派虽然遭到考证派和文学评论派的批评,但并未消失,不断有新的索隐著作出现,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霍国玲、霍力君、霍纪平合著的《红楼解梦》等一系列著作,自称“解梦派”,其实是一种索隐的新说法。该派认为曹雪芹是为自己所爱慕的一位女子做传,此女子曾进宫做了雍正的皇后,曹雪芹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两人合作毒杀了雍正帝,但政权被乾隆篡夺了……这一派是大多数人不赞成的。
而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考证派”是主张家史自传说的;其中周汝昌先生是考证派的集大成者,在此学派基础上有发展,开创“文化思想派”,将红学研究上升到中华文化的高度,既宏扬精华,同时也审视缺陷,他认为《红楼梦》是进入中华文化的“一把总钥匙”。
探佚即根据前八十回中“草蛇灰线”的伏笔和脂批等研究曹雪芹原著八十回以后佚稿情节,进而根据这种研究重新定位曹雪芹原著和后四十回程高续书“两种《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文化内涵等。探佚本来从考证派衍生,但由于这种研究既有趣味性艺术性,又有理论性文化性,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和红迷参与,所以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影响很大,被称为探佚派。探佚派的第一部著作是梁归智的《石头记探佚》,1983年出版,已经出了四版,最新版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红楼梦探佚》。
其他流派:
窦嘉栋认为此书是清朝八旗文化的概述。
近年大陆历史学者土默热提出《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清初传奇《长生殿》作者洪昇,大观园的原型是在洪昇的故乡杭州西溪,“金陵十二钗”的原型是“蕉园姐妹”。
本文标签:红楼梦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haocoat.com - 湘ICP备17018394号-1 -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网安备 431222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