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
君侯是什么意思君侯一般来说是古时对于列侯的一种称呼,在秦汉以后,多以丞相为列侯,所以称丞相为君侯;后来君侯又变成了对贵官的一种尊称。比如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提到君侯,(赵)高乃谓丞相(李)斯曰:‘上崩,踢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踢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又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李白《与韩荆州书》中也提到君侯一词,比如“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在古代的宋朝,经常将皇上称为官家,那么官家是什么意思了?官家的意思官原来是指对君王、尊长的敬称,比如《南史•武陵王纪传》中梁元帝行七,人称七官。官家一词是封建时代对帝王的一种称呼,除此之外,官家也被称为“官里”、“县官”、“国家”。《晋书•石季龙载记〉〉听记载,赵太子邃私谓中庶子李颜等曰:“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胡三省注曰,“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西汉称天子为县官,东汉谓天子为国家,故兼而称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称之。”在《梁书•建平王传》中也有出现官家一词,比如“官家尚尔,儿安敢辞?”《宋史•宣仁圣烈高皇后传》中也经常出现官家一词,比如“后泣抚王曰:‘儿孝顺,自官家服药,未尝去左右。’”
刘秀被称为光武帝,那么什么叫作光武中兴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光武中兴是什么朝代光武中兴发生在汉朝。刘秀曾参加绿林军,亲眼看到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埋葬了王莽的腐朽政权,他做了皇帝后,对百姓的力量不敢轻视。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刘秀对人民采取了让步政策,取消了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注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公元30年,他把田租由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的三十税一,并一连下了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刘秀还惩办贪官污吏,让做官的人严格照法办事。因此,在他统治十多年后,全国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光武中兴。
樊哙是西汉时的开国元勋,那么樊哙的结局怎么样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樊哙是怎么死的汉高祖十二年,燕王卢绾反叛。刘邦箭伤复发,派外戚樊哙率军前往征讨。大军出发后,有人在刘邦面前毀谤樊哙,刘邦信以为真,大怒道,“樊哙见我伤重,如此望我早死!”于是召来陈平、周勃,要他们迫赶樊哙,在军中就把他杀了,由周勃代替樊哙领兵平燕。陈平与周勃商量说:“樊哙是垒上的老朋友,战功卓著,又是吕后的妹夫。皇上一时性起想要杀他*以后必定后悔。我们不如将樊哙押回京城,让负上自己去杀。”于是,追上樊哙后,周勃领军赴征,由陈平押解樊哙回京。途中,听说刘邦病逝,陈平害怕吕后与樊哙妻子迁怒于他,便独自先回京城,以便见机行事,进宮后,陈平在刘邦灵前极哀痛哭,边哭边奏诉自己奉诏办亊的经过。吕后在听了以很是哀怜陈平,叫他回去休息
绿林军和赤眉军的区别在西汉末年时,由于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从而造成了流离失所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王莽连年对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征伐,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和痛苦。公元17年,湖北地区发生了大旱,王匡、王凤在绿林山发动起义,很快聚集饥民七、八千人,这些人被称为绿林军。公元18年,樊崇在山东莒县举起了反王莽的大旗。王莽发10万大军来攻打,结果被樊崇打得大畋。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他们为了和官军区别,在自己眉毛上涂上红颜色,他们就被称为赤眉军。
前秦是什么时期前秦建立于公元351年,灭亡于公元394年,前秦是十六国之一,在十六国时期北方最大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350年,氐族贵族苻洪自称为三秦王,脱离前赵石虎控制,公元351年,子苻健入关,自称为天王,国号秦,建都长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地区,史称为前秦,苻健在位时,减赋兴儒,为政平和,苻健侄子苻坚继位以后,在汉人王猛帮助下,致力于改革,巩固了统治,而且出现了汉魏以来少见的清明政治,史上有记栽:前秦“人思劝励,号称多士,盗贼止息,请托路绝,田畴修辟,帑藏充盈,典章法物,靡不悉备,国力十分的强盛,居于诸国之首,从公元370年起,先后灭掉了前燕,前凉,代国,从而统一了北方,公元383年,在淝水之战大败以后,前秦分裂,新旧贵族纷纷起兵自立,公元394年为后秦所灭,前秦共传三帝,历时四十三年
CopyRight © 2007-2017 中国四大名著 - www.haocoat.com - 湘ICP备17018394号-1 -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网安备 431222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