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77页

《三国演义》曾经被清朝用作兵书吗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334次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简介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528次

吕伯奢是怎么死的,曹操杀死吕伯奢就真的吗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888次

陈宫是怎么死的,白门楼曹操挥泪斩陈宫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900次

三国历史上真的有三英战吕布吗?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8305次

《洛神赋》中的洛神是曹丕的妃子甄妃吗?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925次

三国演义十常侍乱政中的十常侍是什么人物?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607次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西游记居然是丘处机所作?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西游记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385次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哪个朝代的?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西游记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129次
10月04日

回光返照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红楼梦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07次
回光返照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我们常常听说一个大病将死之人常常会出现回光返照,那你知道回光返照这个词最先出现在哪里吗?回光返照的主人公又是谁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回光返照出自《红楼梦》第九十八回:“黛玉白日已经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回光返照意思日落时光线反射,因而天空又短时间地发亮.比喻人将死时神志忽然清醒或短暂的兴奋;有时也比喻事物灭亡前表面上的短暂繁荣。回光返照的故事的主人公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回光返照的故事海棠宴后,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丢了,从此失魂落魄,疯疯癫癫,尽管延医吃药,总不见效。贾母、王夫人想起“金玉姻缘”,为了给宝玉冲喜,决定替他完婚,把宝钗娶过门来。宝玉爱的本是黛玉,怕他知道娶的是宝钗,不但不能冲喜,反而是催命了,为此,凤姐出了个“掉包儿”

10月02日

历中上纪律严明的三支军队,南宋岳家军冻死不拆屋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历史故事 | 评论 : 0人 | 浏览 : 7088次
历中上纪律严明的三支军队,南宋岳家军冻死不拆屋

要想打胜仗,首先要军队纪律严明,历史上有三支军队纪律最为严明,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历中上纪律严明的三支军队:南宋岳家军,明朝戚继光的戚家军,铁军叶挺独立团南宋岳家军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入侵,遭到主战派将领岳飞、刘绮、韩世忠等人的坚决抵抗。岳飞是抗金斗争中的著名将领,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民称这支军队为“岳家军”。由于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常打胜仗,金军望而生畏,当时曾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明朝戚继光的戚家军从元朝末年起,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几十人一伙,几百人一帮,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江东部防倭。戚继光到浙东后,即选拨壮健的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精干的军队,这支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人们称为“戚家军”。戚继光讲过这样有名的

09月30日

胡笳十八拍是谁的作品?蔡文姬回归故土后所作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937次
胡笳十八拍是谁的作品?蔡文姬回归故土后所作

蔡文姬出生于约公元177年,卒年不祥,是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又名琰,字昭姬,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是陈留圉人,蔡文姬的父亲就是蔡邕,蔡邕也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文学家和大书法家。受到蔡邕的影响,史书称赞蔡文姬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但是才艺双全的蔡文姬的身世却也同样是出奇的不幸的。文姬一生三嫁,历尽人生的坎坷与辛酸,最为悲惨的是她曾被南匈奴强掳至荒蛮之地达十二年,等她回到中原后情不自禁,接连创作了《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一些流传千古的抒情诗歌,其中尤以《胡笳十八拍》最为知名。但是后世也有人怀疑《胡笳十八拍》并不是蔡文姬所作,那么胡笳十八拍是谁的作品了?蔡文姬16岁嫁给卫仲道,不到一年卫仲道就死了,由于气不过夫家的怨怼,年轻气傲的她一怒之下便回到了娘家。后来蔡邕不幸被董

09月30日

背城借一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105次

背城借一的出处背城借一这个成语典故听说得比较少,背城借一是出自《左传.成公二年》的一个典故:“请收合余烬,背城借释义背城:背对城墙,表示已无后退的余地;借一:借一战以求幸存。背城借一的寓意背城借一,指以必死的决心作最后的奋斗。背城借一的故事公元前589年,晋、鲁、卫三国联军,与齐军在窣(安;今山东济南市西北之地发生大战。齐顷公轻敌冒进,受到晋军的顽强抵抗,齐军被迫溃退,阵势大乱。晋军司马韩厥认出了齐君的战车,马上紧追不放,终于在华泉追上了顷公。顷公车右(车上侍卫的力士)逢(旁)丑父急中生智,自己冒称齐君,叫顷公假装侍从下车去取水。顷公就趁机逃走了。为了避免全军覆没,顷公回到军中后,迅速收拾残兵向东撤退。晋军主帅卻(Xi隙)克率领三国军队乘胜追击,深入齐境,一直打到丘舆和马陉(都在今山东淄博市

09月29日

价值连城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历史故事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612次
价值连城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价值连城是形容什么的大家都知道,那么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价值连城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了?下面来一起看看吧。价值连城的出处《韩非子.和氏》:“王(楚文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三国志.魏书.锺繇传》注引《魏略》曹丕谢繇送玉玦书: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价值连城的寓意连城:许多城池。价值连城,形容某种宝物价值极高。价值连城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包孕着美玉的石头)。他将玉璞献给楚厉王,厉王不识货,叫玉工鉴定。玉工看了一眼说:“这不过是石头罢了!”厉王以为卞和存心欺骗自己,下令把他的左脚砍去。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献上玉撲。武王叫玉工看

09月29日

众叛亲离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历史故事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333次
众叛亲离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人们常常用众叛亲离来形容一个人不得人心,被大家极端孤立起来,那么众叛亲离一词出自哪里了,众叛亲离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了,下面来一起看看吧。众叛亲离的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众叛亲离的寓意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众叛亲离”意指众人反对,亲人离去,形容不得人心,处境极端孤立。众叛亲离的故事春秋初期,野心勃勃的卫国公子州吁,见哥哥卫桓公老实可欺,多次与心腹石厚密谋篡夺君位。公元前719年,周天子平王病死,按规定各国诸侯必须前往吊唁。州吁得知消息心中大喜,马上密令石厚带五百武士,埋伏在卫国的西门外。他假装殷勤,亲自驾车为卫桓公送行,装出依依惜别的样子。来到西门外,兄弟即将分手,州吁躬身说:“今日兄侯远行,薄酒奉饯。”卫桓公接杯

09月29日

黄粱一梦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历史故事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460次
黄粱一梦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黄粱一梦这个故事许多人都听说过,但是黄粱一梦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黄粱一梦的出处黄粱一梦出自唐朝沈既济的《枕中记》又,名《黄粱记》、《邯郸梦》、《吕翁》等,(见《太平广记》、《文苑英华》,所载文字稍有不同。《太平广记》作“主人蒸黄粱为馔”,《文苑英华》作“主人方蒸黍”)。《枕中记》是《唐人传奇》中的名篇。黄粱一梦的含义释义黄粱:黄小米。黄粱一梦,指在煮小米饭还没有熟的时间里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空想的事和欲望的破灭。也作“黄粱美梦”。黄粱一梦的故事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有一个名叫卢生的青年进京赶考,结果未就,只好留在家中种田。一天,在邯郸(也就是今河北邯郸)官道上赶路,傍晚时,到一家旅店投宿。他在旅店里遇到了一个老道士,名叫吕翁,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后来卢

09月28日

刻舟求剑的故事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历史故事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857次

刻舟求剑的故事小学就学过了,那么你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的出处吗?刻舟求剑的故事的说寓意是什么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刻舟求剑的故事的出处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是其中记述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刻舟求剑的寓意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刻舟求剑的故事传说有个楚国人坐船过长江,一不小心宝剑从剑鞘滑出,掉入了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江水滔滔,哪里还来得及!宝剑一眨眼就沉没了。楚国人舍不得宝剑,但又不敢跳进江中去捞,他灵机一动,急忙掏出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道印子。船上的人都觉得奇怪。他向大家

09月28日

于吉传说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的作者

发布 : 历史探秘 | 分类 : 三国演义 | 评论 : 0人 | 浏览 : 8279次
于吉传说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的作者

于吉出生年月不祥,历史上没有记载,死于200年,也有人称之为干吉,是东汉未年的道士,琅琊郡(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于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小霸王怒斩于吉这一回,书中于吉是个兴妖作怪的道士。孙策:“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其实历史上于吉传说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的作者,他同黄巾军领知张角还有些师弟渊源。于吉在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就开始在民间传道。他传的道,同张角一样也叫太平道。《三国志》中说,汉顺帝时,有个道士叫宫崇的,上了一本书给皇帝,名叫<太平清领书>。据说是他师父于吉在曲阳(东汉曲阳在今江苏省沭阳县东。西汉曲阳在今淮南市东〉泉水上得到的神书,共百余卷。在《后汉书襄播传》也有提到:这本书是“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haocoat.com - 湘ICP备17018394号-1 - 邮箱: 3323300542@qq.com

湘公网安备 431222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