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
在人物塑造上,〈三国志演义>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到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表现其思想性格,并且注意略貌取神,不单纯的追求细节的逼真。它往往借助人物自身的言行或通过周围环境来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加以夸张渲染。曹操奸诈,一举一动都好像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着天真而莽撞的色彩;鲁肃忠厚老实,考虑问题总是那么单纯善良,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是那么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湿酒斩华雄'张飞“威震长坂桥”等故亊,都没有多少细腻的工笔描绘,只是通过粗线条的勾勒、环境气氛的渲染,来取得传神的艺术效果,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三国志演义>人物頌造的一个写法特点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同人物的环境经历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往往人物一出场就定型化。论者也有认为这是该书的缺
《三国志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采用浅显的文言,明快流杨,稚俗共赏。它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它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亊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小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它最擯长于描写战争,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即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指导作战的主现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的较量上。它所描写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表现了战争中优势与劣势可以互相转化,关键在子指挥人员是否明于知已,又明于知彼,以及有无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各次战争既有其特点,作品的写法也随之变化,或实写,或虚写,或正面写,或側面写。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
著名的长篇小说,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三国志传>、<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三国英雄志传>、《三国全传>.简称<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作。《三国志演义》以三国时期螝、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间的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止,描写了百年左右发生的事件,中间着重写了历时约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兴袞过程。第1回到第33回,从东汉未年黄巾起义写到曹操平定北方;第34回到第50回,集中写了赤壁之战以及战后天下三分;第51回到第115回,里点写刘备集团活动,以及刘备死后诸葛亮治理蜀国和南征北伐;第116回到第120回,写了三国统一于晋。全部故事的基本轮廓和基本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大体
越嶲太守马谡,才略气度超过一般人。马谡喜欢议论军事大计,诸葛亮对他十分的器重。虽然刘备临死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人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对他不可重用,你要细心了解此人。”但是诸葛亮对此不以为然,还是任用马谡为参军,还经常与马谡谈天说地,从白天谈到黑夜,谈个没完,十分的投缘。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试图统一全国。魏明帝亲自坐镇长安,派大将曹真、张郃率军抵御蜀兵。诸葛亮在由祁山向魏进军,没有采用蜀国原有的将领魏延、吴懿二人为军前先锋,而是以马谡为前锋,率二万五千精兵守街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庄浪东南地区,马谡还立下了军令状,临行之时,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1.三国东吴是现在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广西、江苏、安徽、湖北省和重庆、上海市、还包括现在越南的北部地区。2.孙坚字文台,吴郡宫春人,今浙江富阳人,自称是孙武的后代。初仕郡县,三任县丞。黄巾起义爆发,孙坚募兵讨伐,授别部司马等职。因至凉州讨伐边章、韩遂叛乱有功,升为长沙太守。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孙坚北上参战,袁术举荐他为破虏将军、豫章刺史。初平三年(192),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孙坚为先锋,连败刘表大将黄祖。进围襄阳时,孙坚被黄祖军士暗箭射死,孙策代领其众。3.孙策字伯符,是孙坚的长子。十多岁即交结奈杰,和庐江舒县人,今安徽庐江东南人周瑜为莫逆之交。领兵之初,他依附于袁术,其才能为袁术所看重。兴平元年,孙策借口协助袁术平定江东,离开了寿春。这时,江东最大的割据势力是扬
三国时期的吴国,是孙权在他父亲孙坚、兄长孙策打下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东吴之所以能成为三国时的三分天下的势力之一,与东吴的将领是分不开的,虽然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的将领好像并不突出,其实在历史上,东吴的将领还是很厉害的。东吴十二虎臣列表江表之虎臣,汉末三国东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
1.街亭之战是诸葛亮北伐时的重要一战,可惜纸上谈兵的马谡战败,诸葛亮不得不又一次无功而返。2.街亭之战马谡败给了司马懿。魏蜀交战,魏国以司马懿为帅率部进军汉中,蜀国丞相诸葛亮以街亭为汉中咽喉要地,准备派能将前去驻防。这时参军马谡愿往,并立下了军令状,前往街亭镇守。临行之时,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要靠山近水处扎营,并派遣王平为副将。马谡到了街亭之后,却刚愎自用,没有按照诸葛亮的交代办,违令将军队扎营在了山上,以取居高临下之势,王平力谏不听,最后马谡被魏军断了汲水之路,蜀兵因此不战自乱,失了街亭。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料事如神,是一个智慧超群的英雄,但是诸葛亮毕竟不是神,失街亭就是诸葛亮一生中遇到的为数不多的一次惨败。4.街亭,自从马谡失守,诸葛兵败,泪斩马谡,自贬三级以后,便名播四海,成为众人瞩目
1.东汉末年分三国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2.建安二十一年,公元116年五月,曹操进为魏王。次年四月,汉献帝诏魏王设天子旌旗,出人称警跸。公元116年十月,又命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已经仪同天子了。2.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取了荆州原在刘备控制下的部分地区。魏王曹操表孙权领荆州牧,孙权上书称臣于曹操,但曹操识破其用心:“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陈群认为曹操已具备“正大位”即称帝的条件,曹操却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说明槽操已下定了决心,自己不称帝,把代汉之事比给自己的儿子去做。就在公元220年的正月,曹操结束了他轰轰烈烈而曲折复杂的一生。公元220年冬十月,在繁阳亭,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临颍,汉献帝禅位于曹操的长子曹丕,国号承曹操之魏王,仍称魏。至此,东汉作
刘备到荆州依附刘表,蒯越、蔡瑁请他到襄阳城外赴荽,准备借机将他除掉。不料蒯越一个手下见刘备“面如满月,隆准龙颜”,一副帝王之相,就密告了二人的阴谋。刘备一听大吃一惊,慌忙骑马逃走,直逃到檀溪河畔,无路可走,后面追兵赶来。刘备绝望之中,将胯下的卢马狠打几鞭,马死命一跃,跳过檀溪。蒯越、蔡瑁追到,目睹这神奇的一幕,感叹说了声“真天子也”,便领兵而回。三国演义中的卢马跃檀溪救了刘备,后来这匹被称为会妨主的的卢马多次救了刘备的性命。的卢马的主人是谁1.在历史的记载中的卢马的主人原来是曹操,后来刘备投奔了曹操,于是曹操就将碍主的的卢马送给了刘备。2.三国演义中,的卢马原是刘表手下的叛徒张武的坐骑,后来张武被赵云所杀,的卢马被赵云献给了刘备,刘备把的卢马送给刘表当进身之报,不料,刘表谋士蒯越认为此马“左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曹操世称奸雄,也有人称他为枭雄,曹操一生争战,结束了汉末北方的群雄割据的局面,对结束汉末的乱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曹操有几个儿子1.曹操有25个儿子,3个养子、6个女儿,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棘、曹徽、曹茂。养子,曹真继子,何晏,大将军何进之孙,貌美而无行,娶曹操之女金乡公主,秦朗女儿.清河长公主,名不详,夏侯楙之妻曹宪,汉献帝贵人曹节,汉献帝皇后曹华,汉献帝贵人安阳公主,名不详,荀恽之妻金乡公主,名不详,何晏之妻2.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曹操史称魏武帝。他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盂德,曹操小名阿瞒,沛国谯县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haocoat.com - 湘ICP备17018394号-1 -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网安备 431222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