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
孙皓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吴大帝孙权的孙子,一共在位了17年,从公元264年到公元280年。后世史书中也将孙皓称之为吴后主、吴末帝,孙皓为什么投降司马炎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孙权病死后,最开始是由少子孙亮继位。孙亮虽然聪明,但是由于当时权臣孙綝专权,孙亮无可奈何。孙亮想要密谋杀了孙琳。但是孙琳听觉获得了讯息,反将孙亮废为会稽王,后来被被景帝派人毒死,死时才18岁,孙綝又另立琅琊王孙休为君。不久之后,老将丁奉献计,请孙琳入宫赴宴。在席间擒下了孙琳,灭了孙琳三族。此时,蜀汉的刘禅得知消息,遣使道贺。孙休特派薛翊为使,去蜀国答礼。薛翊回到东吴后,孙休问了薛翊蜀中现在是什么情况?薛诩说黄皓用事,民有菜色,孙休不由得感叹地说:“若诸葛武侯在时,何至如此乎!”后又派人再赴成
曹操刘备孙权经过多年的拼杀,终于建立了魏蜀吴三国,形成了诸葛亮所说的三足鼎立的形势,那么魏蜀吴三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了?估计曹操刘备孙权都没有想到过。三国最后的结局,是勉强由司马炎统一,建立晋国。三国建国的历史时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嗣子曹丕继魏王位后于公元220年12月10日迫使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国号“魏”,并迁都到了洛阳,历史上称之为曹魏,这也表示东汉正式灭亡,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并且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续使用国号“汉”,这就是历史上的蜀汉。此时孙权还没有称帝,而是向曹魏称臣,并被曹丕封为吴王。为了报关羽的仇,刘备东征孙权,结果222年时,蜀军惨败于夷陵、猇亭,史称夷陵之战,不久之后,刘备也病死于白帝城,孙权此时宣布了自立年号
我国古代是一个注重宗法和家教的国家,可是自隋王朝统一中国以来,竟还没有哪一部家训的影响力及得上《颜氏家训》那样的普遍和深远,被封建统治者大肆宣扬,甚至王钺的《读书从残》中写道“凡为人子弟者,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颜氏家训成书于何时?颜之推(约公元531~约595年)字介,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祈市),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世传《周官》、《左氏春秋》。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其生于乱世,亦长于戎马,仕梁元帝为散骑侍郎,但不久随着江陵为西魏军所破,只好投奔北齐,历20载,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
蔡文姬出生于约公元177年,卒年不祥,是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又名琰,字昭姬,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是陈留圉人,蔡文姬的父亲就是蔡邕,蔡邕也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文学家和大书法家。受到蔡邕的影响,史书称赞蔡文姬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但是才艺双全的蔡文姬的身世却也同样是出奇的不幸的。文姬一生三嫁,历尽人生的坎坷与辛酸,最为悲惨的是她曾被南匈奴强掳至荒蛮之地达十二年,等她回到中原后情不自禁,接连创作了《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一些流传千古的抒情诗歌,其中尤以《胡笳十八拍》最为知名。但是后世也有人怀疑《胡笳十八拍》并不是蔡文姬所作,那么胡笳十八拍是谁的作品了?蔡文姬16岁嫁给卫仲道,不到一年卫仲道就死了,由于气不过夫家的怨怼,年轻气傲的她一怒之下便回到了娘家。后来蔡邕不幸被董
背城借一的出处背城借一这个成语典故听说得比较少,背城借一是出自《左传.成公二年》的一个典故:“请收合余烬,背城借释义背城:背对城墙,表示已无后退的余地;借一:借一战以求幸存。背城借一的寓意背城借一,指以必死的决心作最后的奋斗。背城借一的故事公元前589年,晋、鲁、卫三国联军,与齐军在窣(安;今山东济南市西北之地发生大战。齐顷公轻敌冒进,受到晋军的顽强抵抗,齐军被迫溃退,阵势大乱。晋军司马韩厥认出了齐君的战车,马上紧追不放,终于在华泉追上了顷公。顷公车右(车上侍卫的力士)逢(旁)丑父急中生智,自己冒称齐君,叫顷公假装侍从下车去取水。顷公就趁机逃走了。为了避免全军覆没,顷公回到军中后,迅速收拾残兵向东撤退。晋军主帅卻(Xi隙)克率领三国军队乘胜追击,深入齐境,一直打到丘舆和马陉(都在今山东淄博市
于吉出生年月不祥,历史上没有记载,死于200年,也有人称之为干吉,是东汉未年的道士,琅琊郡(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于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小霸王怒斩于吉这一回,书中于吉是个兴妖作怪的道士。孙策:“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其实历史上于吉传说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的作者,他同黄巾军领知张角还有些师弟渊源。于吉在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就开始在民间传道。他传的道,同张角一样也叫太平道。《三国志》中说,汉顺帝时,有个道士叫宫崇的,上了一本书给皇帝,名叫<太平清领书>。据说是他师父于吉在曲阳(东汉曲阳在今江苏省沭阳县东。西汉曲阳在今淮南市东〉泉水上得到的神书,共百余卷。在《后汉书襄播传》也有提到:这本书是“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haocoat.com - 湘ICP备17018394号-1 -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网安备 431222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