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三国演义 » 正文

《三国演义》曾经被清朝用作兵书吗

11334 人参与  2017年09月28日 01:29  分类 : 三国演义  评论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著名的小说,也曾经被当作过兵书用,现在常常还听说日本有些企业家就喜欢研究《三国演义》和三十六计里面的兵法,纵观《三国演义》中确实也是有许多的奇谋妙计,比如著名的空城计,草船借箭,还有诸葛亮的六出岐山更是妙计连连,据说清朝在入关以前,曾经将《三国演义》作为兵书来使用。

《三国演义》曾经被清朝用作兵书吗

早就有人指出,《三国演义>在前清入关时,曾翻译为满文,用作兵书。甚至有人说袁崇焕之死,就是用了蒋干偷书这一计。”甚至还有人说,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这些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也是拿《三国演义》作为兵书来加以研究。

三国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数十年间,征战不休,但是在正史中其实没有记载多少具体的战例,但在《三国演义》里却被罗贯中将各种兵法演义得淋淋竟至,充满了用兵之计,从某一角度看,简直象是通俗化的《孙子兵法》,这在其它的小说中是很少见的。

比如在赤壁之战中。在《三国志》里,仅仅写出一个大概,敌对双方如何钩心斗角,除了黄盖诈降:周瑜火攻之外,是看不出来的。可是《三国演义》中就从孔明舌战群儒,劝说孙权、激恼周瑜写起,一直写到蒋干中计,孔明借箭,黄盖受刑,诈降曹操,然后再到庞统献连环计,孔明借东风,周瑜发兵,还有曹操夜走华容道等等精彩的情节,这些精彩的情节中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谋妙计。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很多都会不自觉地把《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一些东西作为历史来用。比如常说的“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的周瑜恐怕没有说过这话吧。至于关羽的描述就更多了,什么“过五关斩六将”、“志在春秋”、“落凤坡”、“生瑜生亮”之类,不胜枚举。如果没有这些民间传说,没有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忠义的描写,仅仅靠正史估计关羽也很难成为后世的武圣关二哥了。

《三国演义》是在几百年间,用无数艺人(包括原来民间传说、历代说书人和编剧家的创造,以及最后由罗贯中,毛宗岗的增刊润饰)许多心血灌注而成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群众爱听热闹的故事,而三国故事的热闹,主要又在于战争,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于是艺人们绞尽脑汁,想出许多新鲜主意。长期积累和筛选的结果,合理的保留下来,过于荒诞被抛弃了,于是就成为了一部奇谋秘计频出的三国演义。

本文标签:三国探秘  推荐  

下一篇 >>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haocoat.com - 湘ICP备17018394号-1 - 邮箱: 3323300542@qq.com

湘公网安备 431222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