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
张角在领导黄巾起义前,创立了一个道教流派——太平道,太平道教派在当时为什么会受到群众这样热烈的欢迎呢?
这是因为在汉灵帝熹平年间,宦官当权,朝政非常腐败和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资治通鉴》说:“是时,中常侍赵忠、张让、夏恽、郭胜、段珪、宋典等,皆封侯贵宠。上(指汉灵帝)常言:?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由是宦官无所惮畏,并起第宅,拟则宫室。”这说明当时宦官的专横跋扈,骄奢淫逸,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又据张钓上书说:“窃惟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民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可见这些宦官不仅把持了当时的中央政权,而且还把持各地的地方政权,他们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欺压人民,掠夺人民,人民的生命财产,被他们任意侵占和宰割,人民群众有冤无处申,有理无处讲,便纷纷投奔太平道。而太平道所信奉的《太平经》,其中不少思想也正好代表了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太平道就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热烈欢迎,十余年间,信徒便达到了数十万。由于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张角便用太平道这一宗教形式,以传教为名在农民中组织起义,利用道教这一组织领导农民起来造反。他按照军事编制,将起义农民分为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
张角的活动引起东汉统治集团的不安,朝廷屡颁赦令,以瓦解流民对太平道的倍奉。司徒杨賜上疏提出“简別流人,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以图最终达到消灭太平道的目的。但他的书奏被搁置起来,没有送达灵帝,其原因恐怕是由于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皇帝身边某些宦官都是黄老道信徒,而黄老道同太平道又有一脉相通之处。加以张角传道手段很高明,宦官封谞等人早已成为太平道信徒。
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张角决定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五口,在全国发动起义。事先向各地道徒宣布起义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甲子”就是公元184年。“苍天”暗指东汉所承受的天命。“黄天”明显是指农民理想的太平世界。他们在都城洛阳和地方州郡宫府墙壁上,用白土大书“甲子”二字,作为起义攻打的目标。张角又派大方首领马元义先召集荆扬地区信道群众数万人到邺(今河北临漳),与冀州道徒会合。马元义亲自到洛阳活动。不料在大起义前,张角弟子店周叛变,向朝廷告密,起义计划泄露,马元义被捕车裂牺牲,与太平道有联系的官兵、百姓被捕杀千余人。因此大起义被迫在当年二月提前发动。
张角向全国太平道徒传下敕文,自称黄天,以天公将军名义号令三十六方同时起事。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起义群众都头裹黄巾为记,向东汉封建统治发起猛烈进攻。由于起义前已有长期组织,起义军声势浩大,黄巾军到处焚烧官府,捕杀官吏,攻打豪族地主聚居的城及坞壁。许多州郡波起义军占领,东汉宫吏走死逃窜。
本文标签:三国探秘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haocoat.com - 湘ICP备17018394号-1 -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网安备 431222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