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
在《尚食》中胡善祥是由张楠饰演,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在历史上胡善祥真的存在吗,胡善祥的历史原型人物又是谁了?《尚食》中的胡善祥历史人物原型《尚食》中的胡善祥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尚食》中的胡善祥的历史人物原型就是历史上的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太孙妃,后来的恭让章皇后胡善祥。据历史传说,胡善祥能成为皇太孙妃,还要得益于司天宫的占卜,据说,在永乐十五年时,明成祖朱棣要为当时的皇太孙朱瞻基选奶,司天宫占卜以后说可以在济河一带为朱瞻基求得佳女。当时的锦衣卫百户胡荣正好是济宁人,于是他的三女儿胡善祥就被选中为了皇太孙妃,后来在朱瞻基即位以后,胡善祥又被封为皇后,但是朱瞻基并不喜欢她,在加上胡善祥一直没有生育,于是朱瞻基即位后不久就把她给被了,胡善祥退居长安宫,孙贵妃成了皇后。胡善祥没有过失
《尚食》是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尚食》中不仅有好吃的美食,更有惊心动魄的大明宫廷争斗,还是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的。《尚食》中的主角姚子衿历史上真有其人吗?在历史上,《尚食》中的主角之一朱瞻基自然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是另一个主角,由吴谨言饰演的姚子衿,历史上的大明朝是没有这个人的,据姚子衿的角色设定来看,姚子衿的历史原型应该是历史上的孝恭章皇后孙氏,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同时,她也是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原来是胡氏,全名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元配,济宁人。公元1417年,永乐十五年,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才19岁,明成祖就下令为他选妃,济宁人锦衣卫百户胡荣的三女儿胡善祥被选中为皇太孙妃,后来晋为太子妃,等到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后,胡氏被封为皇后。但是胡氏却不能生育,
万历年间可以说是明朝比较强盛的时候了,所谓的万历三大征就是指的在公元1592年到公元1600年间,万历二十年到万历二十八年之间,明朝先后对西北,朝鲜和西南边疆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万历三大征1.宁夏之役:明朝平定了蒙古人哱拜叛变。2.朝鲜之役: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3.播州之役:平定了苗疆土司杨应龙的叛变。朝鲜之役明万历二十年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举。明朝万历皇帝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出兵援助,当时称为东征御倭援朝。朝鲜称为“壬辰、丁酉之战”,日本称为“文䘵、庆长之役”。这次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侵朝战争,也是中朝第一次联合反侵略战争。明朝援救朝鲜抵御日本的决策,不仅有着字小扶危、保护藩属国家的原因,也有着维护辽东边疆安全的利益动机。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握日本
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朱元璋的龙子龙孙们生长深宫,传了几代之后,就把个明王朝揣得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了:吏治越来越腐败,财政越来越艰难,国防力量也日益削弱,不断受到北方少数族的侵袭,连皇帝都一度做了俘虏。正在这样江河日下之时,改革家张居正力挽狂澜,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刷新政治,清理财政,富国强兵,使衰败的明王朝重新一振,又延续了几十年的统治。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张居正是一个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普通兵士的后代,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出生时,家里有房有地,有奴有婢,也算得上富裕了,所以他从小就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他很聪明,在家乡有“神童”的盛名。公元1567年进入内阁,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神宗即位时任内阁首辅。在此之前,国内阶级矛盾日趋严重,权奸用事,官风日坏、边防力t也日趋削弱。张居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统一王朝。它建立千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一六四四年灭亡,先后经历十六个皇帝,二百七十六年。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扫灭群雄,推翻了元朝的黑暗统治,建立起朱明王朝之后,在政治、军尜等方面对前朝的制度革旧鼎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明朝时,朱元璋建立年号洪武,建都南京。但在1402年永乐,严格地说是第三任但实际拥有权力的第二任明帝着手在元朝首府北京建立一套新的帝国权力体制。1420年,北京被指名为第一首府,南京被指名为第二首府。洪武以其专制闻名于世,但他为把中国从元朝的灭亡引向正轨也作了不少努力。永乐继续这种加强建设的政策。他的统治不再极端专制,对宫廷贵族采取了比洪武更平稳的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长城,以抵御蒙古人。在永乐统治时期,中国发展成为一个海上强国
明成祖朱棣,系朱元璋四子。十岁就被封为燕王,二十岁时入主封地北平,从小习兵法,掌握了良好的军事本领。由于惠帝朱允坟即位后,深感诸藩王威胁皇权,拥兵自重,遂将诸王废削。当废削即将轮到朱棣头上时,朱捸发兵反叛。朱棣发兵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便援引太祖朱元璋的神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側”的训示,直接把“削藩”方案的制订者齐泰与黄子澄责为奸臣,要求坚决诛伐,从此幵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宗室王位之战,史称“靖难之役”。朱棣先后将耿炳文、李景隆的大军击败。建文四年,朱棣直接攻向京都,惠帝焚宫后,下落不明,朱棣夺得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靖难之役为什么叫靖难“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不过太祖的成法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藩
与到历史上最著名的太监,郑和肯定是少不了的,郑和被人称为三保太监,也叫三宝太监。郑和简介郑和生于公元1371年,死于公元1433年,郑和是回族人,本来郑和是姓马的,后来明成祖朱棣赐郑和姓郑,郑和是明朝著名的太监,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历史上,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可以说是当时的空前的壮举,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吧。公元1405年7月11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公元1407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公元1409年10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公元1412年12月18日,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公元1416年,12月28日,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公元1421年3月3日,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公元1430年6月29日,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也是在这次途中于1433年时,死于古里国。郑和原姓马,名三宝,是云南人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历经27年著成本草纲目,那么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了?李时珍出生于1518年,在1593年去世,是我国明朝的医学家,李时珍字东壁,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李时珍的居处瓦硝填(今蕲州镇)是两湖和莲市湖交界处,故晚号濒湖山人。李时珍出身于儒、医传世之家。祖父即善医,父亲李言闻,晚号月池,博洽经史,因有医名,被朝廷录用为太医院吏目,有著述多种,但均未传世。李时珍自幼耽嗜典籍,14岁时就考中秀才,但三次乡试(考举人)都未得中。当时见父亲高明的医术解决了很多人的疾苦,自己患“骨蒸”(肺结核)几乎送命,也经父亲精心调治而愈,于是在24岁时决心弃科举业,继承彖学,白天随父亲看病,夜晚灯下苦读医籍,勤奋的钻研与实践,使他的医术大进,声名鹊起,曾被楚王聘为奉祠正,掌管良医所。李时
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从小给地主放牛的朱元璋在应天(也就是在今天的江苏南京)即皇帝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又一个强盛的统一王朝——明王朝正式建立。明王朝先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成祖又迁都北京。明朝建立于1368年1月23日,灭亡于1644年4月25日,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从万历一朝时,明朝开始由盛转衰,明朝末期,东林党争使得明朝的政治更加的混乱,国力衰退,最终爆发了民变,到了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顺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开国君主明太祖(明朝)明安宗(南明)末代君主明思宗(明朝)明昭宗(南明)敬称皇帝、万岁居所南京故宫北京紫禁城南明各君主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haocoat.com - 湘ICP备17018394号-1 -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网安备 43122202000179号